RootData 2025 Top50 機構 & Top100 項目重磅出爐 【查看詳情】
API 下載RootData App

單日 50 倍、3 天上幣安、10 分鐘蒸發 2 億?揭秘預售 MEME 的極限操作

2024-09-12 22:28:46

分享至

撰文:陀螺財經

要是有人讓你在銀行卡打錢,並且許諾之後會返給你其他類資產,儘管現在這類資產價格未定,但後續可能會帶來十倍甚至百倍的收益,你會相信嗎?

可能對於很多自詡理智的看客而言,這堪稱荒謬,但在一向荒誕不經的加密圈,這卻切實存在。而預售制,正是近日加密圈的當紅「炸子雞」。

深入探究預售制,實際上也不過新瓶裝舊酒。從核心來看,操作上類似於當年的 ICO,只是從原有的 ETH 和 BTC 轉至了其他相對低廉的新公鏈代幣上,它用一種極其簡單而粗暴的方式發行加密資產------即直接往項目地址打錢,打完後按貢獻比例分配新代幣,並建立流動性池喊單拉盤。

在當今更為重視公平發射的加密圈,此類玩法按理而言並不應如此火爆。但它的確是爆了,並且以「以漲服人」之勢強硬地教育了所有人,一時間,老韭菜痛心,新韭菜竊喜,但最終一如既往的是,盤子終歸是盤子,多數人終將是黃粱一夢。

一切的開始是 BOME。

3 月 10 日,此前專注於 Pepe Meme 圖創作的藝術家 Darkfarms 宣布即將開啟 Launch 項目,並在隨後的 12 日公布了項目名稱及概念。在其描述中,「BOOK OF MEME」聚焦於 MEME 領域,將 MEME 數據永久存儲在 Arweave/IPFS/ 銘文上,並以此為基礎增加部分創作功能。

儘管發出了預告,但是當時,該概念並未引起諸多討論。而 Darkfarms 本人,實際上也僅在 2 年前推出過以 Pepe 為主題的 NFT 系列 SMOWL,該系列發展至今,始終不溫不火。

時間來到 3 月 13 日,Darkfarms 正式開啟了預售,宣布 BOME 總量為 69000000420 枚,其中 50% 用於預售。用戶可通過向指定 Solana 地址發送 SOL 參與預售,而與此前常見預售不同的是,幣種並未定價,但所有參與的預售用戶將根據其捐贈的 SOL 比例分配代幣,最後可再根據每個 BOME 的價格乘 1.5 倍創建 1 或 2 個流動性池。

預售的火爆讓發起人都難以想象,本預計募資在 500-600 枚 SOL 的 Bome,截至 3 月 15 日當日早上,就募資了 10131 枚 SOL。而由於募資過多,Darkfarms 甚至開啟了社區投票,以確定多餘預售資金分配。

當天下午 3 點,Darkfarms 將所有募集的 SOL 添加進了 LP 池,初始價格約為 0.0{3}496 USDT。或許是由於未自留的坦然態度,又更多是疊加了充錢用戶的利益裹挟,該幣種快速在社區傳播。由於池子深度足夠,資金容量承載力強,僅僅上線三小時價格就上漲 20 倍,市值超 8000 萬美元。 面對如此漲勢,連圈內大佬孫宇晨都在 X 平台上發言戲稱被這一輪 MEME 上漲整破防了。

來源@justinsuntron

勢不可擋的上漲趨勢在幣安宣布上線 BOME 後更是一路狂飆,3 月 16 日,幣安宣布上線 BOME 合約,隨後又宣布上架現貨。在誕生三天後,3 月 18 日,BOME 市值已超 11 億美元,最高時接近 15 億美元,原來曾經單日 50 倍只是開胃前菜。但最終,符合其他 meme 規律,正式上線幣安後 BOME 敘事終結,價格迅速從高點回撤了 50%,現報 0.01622USDT。

然而,BOME 造就的預售現象級熱潮還在繼續。繼 BOME 之後,預售堪稱火爆,新老加密從業者都寄希望通過無成本的預售翻盤,一時間,POGAI、KANG、 Byte 等等各種概念幣層出不窮,截至 3 月 19 日,ZachXBT 於社交平台發布數據稱,計算結果顯示,Solana 生態近期 27 次項目預售籌集了超過 655,000 枚 SOL(約合 1.225 億美元)。

而接下來的主角,轉移到了 Slerf。

乍看之下,Slerf 似乎平平無奇,只不過是蹭預售熱點的又一個項目。3 月 17 日,Slerf 在剛剛建立沒幾天的 X 平台官方賬戶發布募資推文,募資操作與 BOME 並無區別,資金中 50% 用於預售, 50% 注入 LP 池。募資在公告發布 13 小時後宣告完成,共募集超 5 萬枚 SOL。

第二天,正當募資者静待交易時,Slerf 卻上演了一波魔幻操作。創始人 @Slerfsol 突然在 X 平台上發文,稱自己因誤操作銷毀了 LP 和空投預留代幣,鑄幣權也已經撤銷,他對此表示無能為力。就在眾人懵逼疑惑真假時,其再度表達了自己的歉意,稱真的不是開玩笑,對於參與預售的人感到抱歉,也對不起自己的團隊。

創始人在 X 平台上道歉,來源@Slerfsol

讓人沒想到的是,隨著推特上創始人開啟 space 向萬人聲淚俱下為自己的錯誤懺悔,Slerf 卻出乎意料的掀起了一波散戶憐惜,以「去大戶」為賣點,Slerf 自發價格瘋狂上漲。

更搞笑的是,其間一度由於創始人談及或將找回 LP 代幣,Slerf 直接腰斬一半,10 分鐘蒸發將近 2 億美元,最後在確定無法找回後,Slerf 才重啟漲勢。接連上線 XT.COM、Bitget 交易所後,Slerf 單日上漲 62 倍,市值超過 6 億美金,一度逼近 7 億,僅用時三小時就完成神盤 BOME 三日里程,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換乘人生。

3 月 19 日,由於敘事性極佳,Slerf 話題度持續上升。Slerf 開啟預售參與者的拯救行動,LBank 作為首位捐贈者和捐贈地址托管人參與,一時間,眾多知名大 V 也趕來湊熱鬧。Mechanism Capital 聯合創始人 Andrew Kang 在 X 平台公開宣布購入Slerf,Beeple、Floor Protocol 創始人等大佬對 Slerf 免費宣傳。交易所也趕來支援,除了孫宇晨稱將捐贈出 HTX 上所有的 SLERF 交易收入外,XT. COM、Bitget 等也均發文宣布,將把Slerf的代幣交易手續費捐贈給社區。

在此刺激下,Slerf 價格再來了一波小陽春,但最終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戲劇化轉折後,近日 Slerf 價格也難以持續支撐,現報 0.8097 美元,相比最高點跌幅超過 60%。

Slerf 近日價格走勢

縱觀 Bome 與 Slerf 的崛起,除了有話題度外,並無其他突出的價值產生,這也符合 MEME 的特徵,模因本就由話題為生,這種幣種無內在價值,只有傳播與情緒價值,傳播效應強,流量越大,價越高,該種模式此前有 Pepe、SHIB、DOGE,現在只是轉到了 BOME 等幣種上。

而在這個階段出圈,無疑也有天時地利的成分。主流幣比特幣與以太坊在經過一輪劇烈上漲之後,來到了回調期。在 MEME 崛起期間,比特幣正從 73000 美元逐步下滑至 61000 美元,而以太坊也緩慢跌至 3100 美元。當時,加密用戶正處於資金高漲與情緒蔓延期,主流幣下滑的空白期會刺激其尋找其他賽道,而新公鏈也適時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相比於以太坊,成本更為低廉、操作便捷且仍具有強大網絡效應的 Solana 被推上台前。

可以看到,Solana 是這場預售遊戲最後的獲利者。自去年 11 月,傳說中背靠華爾街資本的 Solana 重新崛起,從熊市最低的 8 美元持續上漲,引來眾多關注。而在預售期間,SOL 一度突破 200 美元,達到 209 美元,來到了 2021 年 12 月之後的最高水平。目前 SOL 報 190.77 美元,24 小時漲幅 10.59%。

SOL 從 8 美元一路反彈,來源:Binance

儘管 Solana 聯創跳出來呼籲應停止預售發行,但不能否認,預售制從某個極端角度推動了 Solana 的發展,至少知名度與聲勢再度上了一層台階,此外,項目的造福效應必然會吸引更多用戶,散戶參與度更高,類似此前 NFT 爆火利好以太坊。頗為有趣的是,此前的 MEME 一般都以以太坊為根據地,現在,卻更多集中於 Solana、Aptos、Base 等其他新公鏈。

但也正是由於造福,反而受到懷疑。實際上,要是細究本次 BOME 和 Slerf,也不乏存在諸多疑點。以 BOME 為例,一款幾乎無前期宣傳、無風險資本、無空投、無 TGE、無白名單以及無 KOL 支持的「六無產品」竟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市值過十億就夠讓人疑惑,而其三天上幣安的速度更是引起了諸多的爭議。

幣安作為交易所中的絕對頭部,幣種上架後天然會獲得大量流動性,這也造成了其上架幣前通常考察較為嚴苛。用此前的 MEME 進行比較,從上所時間來看,Shib 花費數年,Bonk 耗時半年,Pepe 2 個月,最快的 WIF 也用了 1 個月,但 BOME,僅用了 3 天就刷新了這一紀錄,這也讓兢兢業業運營的項方表示不滿。

而拉長時間線回到 BOME 上市前,一大戶在 Raydium 去中心化交易所上以 230 萬美元購買了 3.14 億個 BOME 代幣,更是讓由於暴漲暴跌遭到損失的用戶順藤摸瓜懷疑存在內部交易,更有人認為這或是幣安內部賬戶。

面對此控訴,幣安迅速回應,稱已啟動內部問詢,並對圍繞 BOME 的指控展開徹底調查,並強調在初步調查期間,指控的核心人物「與幣安沒有任何關係」。儘管回應頗為明確,但也難以打消市場疑慮。

幣安發布公告啟動調查,來源:Binance

除了幣安,Solana 背後的操盤者也被列為懷疑目標,畢竟傳說中的華爾街資本一路將 SOL 拉升吸儲,總是需要找時機出貨放量。對此,也有人在 X 平台戲稱,「東方出銘文,西方出 Solona 打折盤,都想讓對方買單。」

另一方面,不管眾人把預售說得如何天花亂墜,如何有效率,但難以否認的是預售制天然是詐騙 rug 的孵化溫床。單單把自身持有的幣無故打入另一地址,就已經是反人性天花板,畢竟,若是錢來得如此簡單,很難不產生其他心理。

3 月 20 日,鏈上偵探 @zachxbt 在 X 平台上就曝光了數個預售幣,有中飽私囊、有假冒機器人賬戶,甚至還存在重複創建不同幣募資的情況。捲款跑路也不少見,以 Avalanche 募資項目 Sener 為例,共募資約 93000 枚 AVAX,價值約 480 萬美元,開盤前創始人僅向 LP 池添加了 20000 萬枚 AVAX,隨後捲款消失。

老話重提的是,加密用戶難道不知道 MEME 存在這些問題嗎?並不是,除了毫無經驗被 FOMO 或其他方式引誘進入的新手外,稍有經驗的用戶就已經歷了不止一輪高開低走的 MEME。普遍而言,只要主流幣敘事出現空白,必然會出現填補其的情緒化 MEME,這也是幣圈常見的景象。

至於為何在明知問題重重的情況下還如此鍾愛 MEME?

此前熱衷於山寨土狗的朋友說的一段話或許可以解答:「大家都知道比特幣、以太坊更保險,但對於我這樣的現貨小散來說,它們可以改善生活,但不能改變生活,山寨不一樣,同樣的小投入,一個可能人生階層就改變了,來這裡誰不希望一夜暴富,風險都有,大不了歸零呗。」

或許從某個角度來看,MEME 參與者,才是真的大格局。只是願賭,也要記得服輸才是。

單日 50 倍、3 天上幣安、10 分鐘蒸發 2 億?揭秘預售 MEME 的極限操作

最近融資

查看更多
$200M 11-04
$540M 11-04
-- 11-04

近期發行Token

查看更多
11-04
11-03
11-03

𝕏 最新關注

查看更多
11-03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