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Zero 是一種全鏈互通性協議,專為跨鏈的輕量級訊息傳遞而設計。 LayerZero 提供了可信且有保障的訊息傳遞,並具有可配置的去信任化。
LayerZero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互通性
| -- | 全鏈互通協議 |
2K
|
134
|
Chainlink為智慧合約開發人員提供了預言機基礎設施和工具,旨在為在區塊鏈上運行的智慧合約提供可靠和真實的數據。
Chainlink
|
DeFi、基礎設施、預言機、跨鏈通訊、互通性、機構DeFi、鏈上合規解決方案、數據市場
| | 預言機基礎設施 |
2K
|
123
|
Axelar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跨鏈通訊網絡,旨在透過連接異質區塊鏈並以優化的方式為建構者和最終用戶實現資產移動性和程序可組合性,從而提高 Web3 中的互通性。 Axelar 由兩層組成:網路和 API。 Axelar 的核心是一個無需許可的網絡,它透過權益證明和無需許可的協議提供圖靈完整的跨鏈通訊。位於網路之上的是 API 和協議,這是一個應用程式開發層,開發人員可以使用它來組合任意數量的鏈。一旦集成,所有新的互連區塊鏈將自動與應用程式互通,從而實現無限的網路效應。
Axelar
|
基礎設施、跨鏈橋、跨鏈通訊、互通性
| | 去中心化的跨鏈通訊網絡 |
1K
|
89
|
Hyperlane 是開發人員建立跨鏈宇宙的平台,提供了用於在區塊鏈之間發送訊息的鏈上 API。開發人員可以使用 Hyperlane 作為 API 在區塊鏈之間輕鬆安全地進行通信,或者開發人員可以利用 Hyperlane SDK 和工具快速建立跨鏈應用程式。
Hyperlane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
| | 跨鏈訊息傳遞協議 |
1K
|
85
|
ZetaChain 是基礎的公共區塊鏈,可在任何區塊鏈之間實現全鏈、通用智慧合約和訊息傳遞。 ZetaChain 設想並支持一個真正流動的多鏈加密生態系統。這些「全鏈」智慧合約可以在連接的區塊鏈之間發送數據和價值,包括比特幣、以太坊、Polygon,以及計劃支援的非智慧合約鏈,如比特幣和狗狗幣。 ZetaChain 建立在 Cosmos SDK 和 Tendermint 共識之上。
ZetaChain
|
基礎設施、Layer1、模組化、跨鏈通訊
| -- | 全鏈智能合約平台 |
509
|
82
|
Wormhole 是一種去中心化的通用訊息傳遞協議,使跨鏈應用程式的開發人員和使用者能夠利用多個生態系統的優勢。
Wormhole
|
跨鏈橋、跨鏈通訊、互通性
| -- | Web3通用訊息傳遞協議 |
1K
|
82
|
Openverse 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 Layer0 樞紐網絡,在現有區塊鏈技術基礎上,提出「全開放協議跨鏈」理念,將實現「不同區塊鏈、元宇宙、傳統互聯網之間價值(Token/NFT/訊息)的傳輸就像發郵件一樣簡單」。 Openverse 提出了「比特幣 VRC10 協定」、「私鑰 VRC11 協定」、「公鑰發行機制,PCIM」等協定體系。
Openverse Global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互通性
| -- | Layer0 樞紐網絡 |
56
|
77
|
Omnity 是由 Octopus Network 在 Internet Computer 上建構的全鏈互通協議,專門設計用於適應模組化區塊鏈環境。 Omnity 解決了安全漏洞、高成本和延遲以及流動性碎片等挑戰。 Omnity 的最終目標是連接數千個區塊鏈並促進每天數百萬筆跨鏈交易。
Omnity Network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
| -- | 全鏈互通協議 |
459
|
76
|
Omni 是以太坊的互通層,使開發人員能夠對跨越以太坊整個 Rollup 生態系統的全球應用程式進行程式設計。在構建應用程式時,開發人員將不再被迫在單個 Rollup 或執行環境的範圍內進行構建——他們將能夠無縫地構建存在於以太坊生態系統中各處的應用程序,同時訪問所有用戶和所有資本。 Omni 的前身為為 Web3 專案提供金融服務的 DeFi 協議 Rift Finance。
Nomina
|
基礎設施、模組化、跨鏈通訊
| -- | 以太坊的互通層 |
1K
|
75
|
PICWE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無信任的,全鏈的流動性基礎設施,可實現多個區塊鏈和流動性池的無縫,具有成本效益的交易。
PicWe
|
DeFi、收益聚合器、跨鏈通訊
| | 全鏈流動性解決方案 |
183
|
72
|
MAP 協定是比特幣網路的互通層,基於 ZK 輕客戶端建置。它是比特幣生態系統開發者和用戶的網關,也是不同比特幣 L2 以及比特幣生態系統與 EVM 和非 EVM 生態系統互通的方式。
MAP Protocol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
| | 比特幣互通性 Layer2 網絡 |
362
|
66
|
Zeus Network 作為一個連接 Solana 和比特幣的無授權層,可實現動態、安全的可組合性,創造一個去中心化的生態系統。由於每條鏈上的流動性提供者不會從另一條鏈上接收流動性,因此每條鏈上提供的資產受到各自協議的保護。
Zeus Network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
| | Solana 和比特幣上的無許可通訊層 |
645
|
64
|
Polymer 是以太坊的互通性樞紐,它為連接的第 2 層提供 IBC 執行,無需本地 IBC 集成,從而使新的 L2 能夠無需許可地連接到 IBC 網路。 Polymer 增強了以太坊 rollup 間的可組合性,同時利用 IBC 不斷擴展的應用程式網路。
Polymer
|
基礎設施、Layer2、跨鏈通訊
| | 以太坊互通性樞紐 |
720
|
60
|
Hyperbridge 是一個加密經濟協處理器,由共識和儲存證明提供支持,可實現安全、可驗證的互通性。 Hyperbridge 是區塊鏈互通性的 HTTPS,為開發人員提供鏈上和鏈下 SDK,用於安全地發送跨鏈訊息(POST 請求)和讀取鏈上儲存(GET 請求)。
Hyperbridge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互通性
| | 加密經濟協處理器 |
22
|
59
|
Stripchain 是一個跨鏈互通性協議,允許開發人員創建稱為意圖的命令,以執行諸如在區塊鏈之間傳輸資料之類的操作。基於一個名為stripVM的系統,它將使應用程式能夠與不同的協定進行通訊和協調。
StripChain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互通性
| -- | 跨鏈互通性協議 |
142
|
59
|
Glacis 是一種協議,使開發人員能夠簡化、保護和管理其跨鏈應用程式。開發人員正在從單鏈部署轉向多鏈部署,以覆蓋盡可能多的用戶。透過利用 Glacis 聚合跨鏈通用訊息傳遞協定 (GMP),例如 Axelar、Wormhole 和 LayerZero(通常稱為橋),開發人員能夠為其跨鏈應用程式定義路由和安全邏輯。
Glacis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
| | 聚合跨鏈訊息傳遞 |
113
|
59
|
TeleSwap 是一種無需信任的通用互通性協議,為開發人員建立跨鏈應用程式提供了基礎架構。使用 TeleSwap,用戶可以在區塊鏈之間移動任何數據,例如合約調用等訊息,或代幣和 NFT 等資產。
TeleSwap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互通性
| | 跨鏈基礎設施 |
229
|
59
|
Electron Labs 是一個以太坊通用 zk 聚合層,使用輕客戶端和零知識證明來保持去中心化。 Electron 在底層使用 UPA 將多個來源的證明聚合到單一超級證明中,分攤每個用例的成本。
Electron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隱私
| | 以太坊通用 zk 聚合層 |
258
|
59
|
Topos 是一種利用零知識證明和可靠廣播的互通性協議,允許各種公共和私有區塊鏈相互通訊。零知識證明允許區塊鏈證明其狀態轉換的有效性,而不會損害隱私的內部訊息,例如帳戶地址和帳戶餘額。
Topos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
| -- | 利用零知識證明的互通性協議 |
66
|
58
|
Router Protocol是一種跨鏈訊息傳遞協議,使用網狀網路架構來促進不同鏈之間的通訊。 Router 提供了一套產品,包括其主要應用程式 Voyager、一個靈活的小部件和一個名為 CrossTalk 的 SDK。
Router Protocol
|
跨鏈橋、跨鏈通訊
| | 跨鏈訊息傳遞協議 |
498
|
58
|
Multichain 是一種跨鏈路由器協議,可滿足不同區塊鏈相互通訊的明確需求。 Multichain 旨在成為 Web3 的終極路由器。
Multichain
|
基礎設施、跨鏈橋、跨鏈通訊
| | 跨鏈路由器協議 |
794
|
54
|
Interchain Foundation 正在資助並推動創建一個可互通、可持續和社區擁有的去中心化生態系統。其核心團隊負責維護協議和應用程式 Cosmos Hub、Cosmos SDK、CosmWasm、CosmJS、IBC 和 Tendermint Consensus。
Interchain Foundation
|
基礎設施、Layer1、跨鏈橋、跨鏈通訊、互通性
| -- | Cosmos 開發公司 |
701
|
51
|
exSat 是用於擴展 BTC 生態系統的對接層,由一套協議和機制組成,用於擴展 BTC 的數據共識,以增強比特幣生態系統內的互通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透過促進 BTC 和生態系統代幣餘額的直接查詢,exSat 實現了不同網路和比特幣第 2 層擴容解決方案之間資產和資訊的無縫流動。
exSat Network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
| | 擴展 BTC 生態系的對接層 |
173
|
50
|
deBridge是Web3的安全互通性層,支援在不同區塊鏈之間去中心化傳輸任意訊息和值。跨鏈交易的驗證由獨立驗證者組成的網路執行,這些驗證者由deBridge治理選出並為deBridge治理工作。驗證器維護區塊鏈基礎設施,每個驗證器運行一個deBridge節點來簽署透過不同區塊鏈上的deBridge智能合約的所有交易。
deBridge
|
基礎設施、跨鏈橋、跨鏈通訊
| | Web3互通性層 |
--
|
50
|
Everclear 是鏈抽象堆疊的新基礎,它與意圖協議、求解器網路、模組化區塊鏈和 dApp 集成,以最優惠的價格實現最高效的交易結算。 Everclear 協調鏈間流動性的全球結算,解決模組化區塊鏈的碎片化問題。
Everclear
|
鏈結抽象、基礎設施、跨鏈通訊、互通性
| | 基於意圖的跨鏈橋清算層 |
1K
|
49
|
Analog 是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第 0 層平台,用於透過時間證明共識機制傳達經過驗證的事件資料。該平台的核心是 tesseracts 和時間節點,它們可以從主權鏈私下獲取和確認事件數據,允許不同的生態系統使用相同的語言。 Analog旨在引入無需信任的全鏈互通性,允許開發人員透過通用協定和API輕鬆建立他們的應用程式。 Analog 還推出了一種新穎、超快的 PoT 協議,該協議在時間鏈上創建可驗證的事件數據,允許 DApp 開發人員建立下一代基於事件的應用程式。
Analog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
| -- | 去中心化的 layer0 平台 |
554
|
49
|
MultichainZ 是一種跨鏈互通性協議,可作為統一層,允許不同的區塊鏈網路無縫地相互互動、通訊和交易。
MultichainZ
|
基礎設施、跨鏈通訊
| | 跨鏈互通性協議 |
122
|
48
|
Celer 是一個區塊鏈互通協議,提供了可實現跨鏈存取代幣、DeFi、GameFi、NFT、治理等的一鍵式使用者體驗。開發人員可以使用 Celer 鏈間訊息 SDK建立鏈間原生 dApps,以獲得高效的流動性利用、一致的應用程式邏輯和共享狀態。
Celer Network
|
基礎設施、跨鏈橋、跨鏈通訊
| | 區塊鏈互通性協議 |
1K
|
48
|
Satoshi 協定是建立在 BTC-Light-Node 和鏈抽象技術之上的跨鏈訊息傳遞橋。
Satoshi BTC
|
基礎設施、跨鏈橋、跨鏈通訊
| | 跨鏈訊息傳遞橋 |
44
|
46
|
Ren是一個開放協議,支援在區塊鏈之間轉移價值,旨在作為Layer0無縫連接區塊鏈。開發人員將能夠在Ren之上建立其應用程式的單一執行,從而存取整個多鏈世界。 2021年2月,Ren開發團隊加入Alameda Research。
Ren
|
DeFi、基礎設施、跨鏈橋、跨鏈通訊
| | 開放的跨鏈協議 |
1K
|
44
|